建筑工程材料中钢材与水泥的详细介绍
admin888
|建筑工程材料中钢材与水泥的详细介绍
一、水泥
(1)硅酸盐水泥可分大致分为6种,分别是为硅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,矿渣、火山灰、粉煤灰、复合硅酸盐水泥。
(2)水泥的凝结有两个关键指标,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,初凝为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,一般时间不能小于45分钟,终凝为完全失去可塑性,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能大于6.5小时,其他水泥不能大于10小时。
(3)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为矿料的氧化钙或氧化镁含量过高,也有可能是石膏含量过多,氧化钙的含量通过煮沸法来测试,有雷氏法和试饼法两种。
(4)水泥的强度是通过胶砂法来测定的,分别是3天与28天测定抗压与抗折的强度。
(5)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,如果骨料选择碱活性比较高的骨料,那么水泥要选用碱的含量比较低的水泥。
(6)各类水泥的主要特性如图所示。
(7)水泥有袋装和散装的两种,袋装的一般每袋为100斤(50公斤),稍微有偏差,但是20袋的重量不能小于1吨,水泥袋子上面应该清晰的标注生产执行的标准、产品批号、品种、强度级别、生产厂家、生产许可证编号、出厂编号、包装日期、重量等。
二、钢材
(1)碳素结构钢材牌号由字母Q、屈服强度数值、质量等级、脱氧的方法四个部分按照顺序以此组成的。质量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,A表示质量最差,TZ表示特殊镇静钢材、Z为镇静钢材(一般不标识出来)、F是沸腾钢材。例如Q345-BF表示屈服强度为345Mpa的B级沸腾钢材。
(2)低合金的钢材牌号表示方法与碳素结构钢类似,但是质量等级有B~F共计5个等级。
(3)有抗震要求的钢材通常采用带肋钢材,后面再加字母E,例如HRB350E,其次钢筋实际测的抗拉强度要在实际测的屈服强度的1.25倍以上,实测的屈服强度又必须是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.3倍,钢材的伸长率也是控制指标,不能小于9%。
(4)不锈钢材就是含有金属元素铬的质量在12%以上合金钢材。
(5)钢材的性能分为力学性能与加工性能,拉伸、冲击、疲劳三个性能为力学性能,抗弯与焊接二个性能为加工性能。
(6)碳、硅、锰、磷、硫、氧、氮、钛、钒等对钢材的性能有较大影响。
钢材的含碳量一般不能超过0.8%,碳含量的升高会导致钢材的硬度与强度升高,但是韧性与塑性指标就下降了,特别是超过0.3%,钢材的可以焊接的能力明显降低。
磷含量的升高会导致钢材的硬度与强度升高,但是韧性与塑性指标就下降了,尤其是温度低的时候,对塑性与韧性的影响最为明显,导致钢材的冷脆性加大,钢材的可以焊接的能力也明显降低。
钢材中的硫化物的熔点较低,含硫化物会导致钢材产生热脆现象,同时也导致焊接性能、冲击的韧性、耐疲劳的性能、耐腐蚀的性能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。
钢材的中氧会降低钢材的机械性能,尤其是韧性,同时氧化物使得钢材的可焊接性能变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