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打地坪,混凝土里不放钢筋放竹子,这样行吗?
admin888
|农村打地坪,混凝土里不放钢筋放竹子,这样行吗?
#中国地道风物#农村建房,搞现浇、打地坪是常见的事情。在我们的认知里,我们在浇灌混凝土时,一般都是要放钢筋在混凝土里,以此增加水泥地板的耐压度和韧性。可是现在有的农村人,在打地坪时,在混凝土里放的不是钢筋而是竹子,看上去让人疑虑和着急,这种搞法真的可行吗?老农对这种现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结果或许会让你意外。
按理说,竹子在混凝土里,脱水的速度会更快、更容易在混凝土里腐烂,当竹子腐烂后,混凝土地板里又没有添加钢筋,那么这样的地板难道就不会塌陷吗?可事实告诉我们,这样的担忧纯粹就是杞人忧天、毫无必要,仅放竹子的混凝土不仅没有塌陷,反而与放钢筋的混凝土一样扎实、经久耐用,同时还节约了建筑成本。
说到这里,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早些年农村住房的情况。其实在我爸爸的爸爸那一代的农村,到处都是用竹子和泥巴盖的房子,还有的农村人甚至仅用竹子来盖房,一点泥巴都没有用。不管单纯是用竹子、还是竹子和泥巴混用而盖成的房子,其使用寿命都比较长、而且也很稳固。
再回到本文中的这个问题上,混凝土里不放钢筋只放竹子,到底能行吗?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!
记得在10年前,湖北黄冈的公路实施“白改黑”,也就是将过去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成沥青混凝土路面。当年的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,并没有在混凝土里加入钢筋,而是加入了竹条。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各方的质疑,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施工方在偷工减料。
而当时的施工方负责人对各方的质疑也给予了正面的答复,他们认为因为所施工的路段并不需要用钢筋进行加强处理,原因是只需要在原有水泥路面上再铺设一层沥青路面即可,因此只需要考虑路面的抗压力和抗拉力就可以了,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新的混凝土里添加钢筋,只需添加竹筋就能实现这个目标。
洒脱农人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农,对建筑知识知之甚少,不知道施工方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该路段确实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;再结合老一辈农村人用竹子修建的房屋来看,说明竹子在修路、盖房里,确实有其相应的作用。
为了搞清楚本文的中心议题,洒脱农人也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,增涨了相关建材方面的一些知识,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,那就是:在混凝土里放竹条,根本目的并非是替代钢筋,而是用来替代“土工织物”。
什么是“土工织物”?这是土木工程上的一个专用名称,简单地说,它指的就是可以用来透水的一种织物,一般用在地基较软或一些高边坡的场景,用这种织物就可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、增强土质的承载力、减少土体的沉降等作用。但是专门的土工织物价格较贵,会增加工程的投入成本。
而在相关道路建设的标准制定上,并没有规定铺设道路所用的混凝土里必须要使用钢筋。人们改用竹条,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其实也并不比钢筋或专门的土工织物差,而且竹条的价格远比土工织物或钢筋低,所以当然就会把竹条用在混凝土里了。
同时也有相关报道显示,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世界上就已经有人在研究竹筋混凝土建造地板,现实的例子是1918年广州有一间叫培正中学的学校,其宿舍楼的建设就没有用一根钢筋,它的楼板和梁都是用竹筋和混凝土浇灌的,整栋宿舍楼直到2005年才进行了一次加固维修。
而农村用于晾晒农作物的地坪,其主要的技术指标应该是平整、耐晒、抗压、抗老化。如果在地坪里添加钢筋,反而会因为热胀冷缩出现裂口、崩壳等现象,但是如果我们换成竹条、竹丝,就能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几率。
有人担心竹子比钢筋更容易腐烂,对这个问题,老农认为只要在浇灌混凝土时,混凝土没有出现过量的裂缝和蜂窝孔,那么地板内就不会透水进去,里面的竹子也就不会随时处于一时干一时潮的环境里,自然也就不容易腐烂;同时时间长了,竹子里自身的水分也会被地坪吸干,没有了水分的侵蚀,竹子的寿命自然也就会延长。
综上所述,农村打地坪,在混凝土里放置竹条是可行的,其产生的效果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。但是在这里也需要特别提醒一点,那就是:
竹子毕竟只是竹子,并不能起到替代钢筋的作用。我们运用竹子和混凝土打地坪或建房,只能用于对地坪和房屋的结构要求不是太高的地方。但如果是建造需要承载太高重量的地坪、或者是楼层较高的房屋时,那还是得按相关建筑的质量标准去规范建设,切不可大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