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有哪些关键要素?
admin888
|钢铁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,连铸是一种传统的钢铁生产方式,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产品质量优异。本文旨在介绍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关键要素,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生产方式,并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借鉴参考。
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
连铸是指用连续铸造机生产钢坯的工艺,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中,使得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。常见的连铸机有直接连铸和间接连铸两种,其中直接连铸是将铁水装入连铸机内,经过过程模具进行冷却、凝固成型后,产生钢坯;而间接连铸是将铁水在浇铸机上先铸造成板坯或板经过切割、缩径、定尺等工艺得到钢坯。
不论是直接连铸还是间接连铸,连铸流程大致相同,具体流程如下:
1. 坩埚或炉膛中熔化铁水;
2. 通过倾倒或吊装等方式将熔融的铁水倒入连铸机内;
3. 连铸机对铁水进行过程封装,防止氧化和污染;
4. 铁水通过过程模具,模具内冷却水进行冷却和凝固;
5. 模具内的钢坯逐渐形成,通过拉伸装置,将其拉伸到经过降温后的牵引器中;
6. 然后经过多步连续拉伸,直至凝固完整的钢坯成品。
连铸钢坯的质量控制关键要素
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是钢铁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,要把握好连铸钢坯的质量要素,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。获得优质连铸钢坯的关键在于端口配置和过程控制。
1. 端口配置
- 出流口型状和材质:出流口形状要与钢坯形状相适应,尽量保证钢流顺畅;出流口应选用高热强度材料,使其受高温冲击时不易变形。
- 出流口位置:钢水流口的位置也是影响钢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,应尽量使流口对中,而且在坯内的位置越中央越好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钢坯表面的熔覆现象,降低二次氧化和夹杂物的形成。
2. 过程控制
- 径向液流方向的控制:将流动中的钢液沿径向送向模壳总的高度处,可防止钢液在模壳下部快速凝固,在上部温度较高的范围内流动,使钢液凝固和成形的时间加长,消除钢坯表面凹面及冷裂等缺陷。
- 温度控制:控制流入连铸模具的钢液温度,保证钢液温度达到所要求的结晶温度,形成完美的钢坯。
相关领域现状
随着钢铁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,连铸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。目前,在连铸技术的实现方面,我国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,成熟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已经形成了我国连铸钢坯的相对应优势。
同时,我国的一些优势厂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,如武钢、鞍钢、宝钢、沙钢、本钢、马钢等,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,实现了钢材的差异化和性能优异。
结语
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关键要素,在钢铁生产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方式。企业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,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,有效掌握好质量控制关键要素,生产出优质、高效的钢材产品。